沐鸣娱乐
本文转自:光明日报
作者: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黎文来
《光明日报》( 2024年09月26日 09版)
【文化中国行】
这几天,夜幕下的湖北省宜都市三峡千古情景区游人如织、热闹依旧。
随着音乐响起,景区广场上聚集的人群瞬间静了下来,起火、熔铁、扬水、打花……一场流光溢彩的打铁花非遗民俗文化表演正式上演。
在非遗传承人娴熟的手法下,1600摄氏度的铁水在夜空中幻化成“满天繁星”,绚烂、璀璨,瞬间惊艳全场,现场游客发出阵阵惊叹,纷纷用手机定格下这一难忘时刻。
“邀请非遗文化进景区,与旅游深度融合,效果特别好。”宜都市文旅局局长陈美惠说。
壮阔的长江在宜都蜿蜒流淌50多公里,赋予了其“三峡门城”的美名。这座千年历史古城山水相映,钟灵毓秀,“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”,便是诗仙李白笔下的宜都。
如此好山水却带不来旅游热。过去,宜都境内文旅资源以自然风光为主,资源种类单一、品牌不优,游客到宜都多为“一日游”,甚至“半日游”。
如何进一步探索培育文旅品牌,让游客“停下来”?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纵深推进,宜都文旅产业迎来了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。
“文化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灵魂,只有努力发掘属于宜都的长江文化价值、追溯文化脉络才能生产出更加优质的文旅产品。”宜都市相关负责人介绍,近年来,抢抓文旅产业发展春天,宜都积极实施文化强市战略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,三峡千古情项目应运而生。
三峡千古情景区为集市井体验、沉浸演艺、风土民俗等为一体的沉浸式文旅项目。其中,大型歌舞剧《三峡千古情》共分为大禹开江、楚风国韵、长坂雄风、昭君出塞、高峡出平湖五个篇章,不仅融合了三峡地区文化名人、历史典故及风土人情,还运用多种现代技术,将宜都文化元素和属于长江三峡的史诗在舞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。
20岁的大学生黎可欣在进入景区前就换上了汉服,精心做了造型,她开心地说:“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,让我对当地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体验。”
行走在景区里,满眼都是“一步一景”的惊喜。古朴典雅的建筑、烟火气十足的集市、仿佛穿越百年的街道……游客沿途还可欣赏长江与清江两江交汇泾渭分明的自然奇景。开业仅一个月,景区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,宜都文旅传播热度持续攀升。
依托三峡千古情景区带来的巨大流量,宜都文旅也“借船出海”,该市以鲟龙湾岛为核心,与周边11处4A、5A级景区无缝串联,打造长江三峡旅游带、清江旅游带核心景区,预计每年吸引游客超150万人次。
(本报记者 王建宏 张锐 本报通讯员 黎文来)